未来城市生长模式:实现科技、生态、人文集大成

 最后更新:2019-05-20  浏览:5426次

      随着5G、人工智能、无人驾驶、边缘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基础设施升级正推进城市各项功能及服务模式的变化,也正深刻改变着社会生产及人们生活方式。

      “当前,城市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下半场。如果我们把目标放到未来的20年、50年,再回过头来看今天,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要作出怎样的改变呢?”5月14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的“智慧规划·未来社区”论坛上这样设问。围绕“智慧规划与数字孪生城市、未来社区与智慧建设”两大议题,政产学研各界代表共聚一堂,深入交流研讨如何以信息化手段破解当前面临的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为实现美丽中国目标探索可行路径。

      杨保军在讲话中表示,“智慧规划”就是从无到有建立“镜像孪生”中的虚实城市,打造未来城市和下一代城市操作性能的入口。而“未来社区”,就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以空间落地为抓手,突出智慧技术和生态技术的集成应用,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融为一体,将集约布局、功能复合、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到未来社区的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实现最终的镜像孪生。

      顺势而为,技术引领新变革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涉及理论探讨、实践操作,以及政府规划、民众关注和回应等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部长刘兴平在致辞中指出,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地区发展不平衡,在这个背景下研究智慧城市很有必要。

      “通过对城市的体检,把握城市各种特征、体征,识别城市发展阶段,诊断‘城市病’,提出城市发展的方向和方案,这是智慧城市和智慧规划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强调,智慧城市不是简单的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而是一项根本性的工作,是要从规划入手,以智慧规划引领城市智慧的发展,让城市学会思考,是循规律、练内功,是对粗放式的规划和城市发展的纠偏和修正。

      区别于社区Community的概念,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在报告中介绍了中国版的“家园模式”概念:通过建设职、住、医、教、休、商六元平衡的“幸福家园”,实现根治交通问题、回归绿色出行、强化社区意识、关爱邻里安全、保护公共财产、营造绿色环境六大目标。

      2019年迎来5G元年,5G大带宽、低时延和大连接的特性将极大的影响城市、社区与未来生活的发展方向。中国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院长朱常波提出,面对万众期待的未来社区,5G将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技术互相结合,孵化出更多通用功能,赋能智慧城市建设。

      在智慧社区中,所有的行动都需要以能源作依托,清华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高峰强调了能源对未来城市中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5G时代,对能耗的需求一定呈几何级数增长,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需要改变使用不清洁、不可持续的能源,而且要更好的提升能源系统对城市、对社区的保障作用。”高峰表示。

      而针对目前城市气候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员樊一帆通过城市气候的形成机制,微气候的调节手段等讲解,提出通过与智能控制,大数据分析、预测、决策相结合,打造智能、便捷、舒适、健康的社区,降低治理和运行成本,最终实现提升社区品质。

      智能联动,打造社区新未来

      社区生活圈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需要“以人为本”配置功能需求。学会城市设计学委会委员、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局局长徐毅松从理念、规划、行动、主体四个层面,分享了上海社区更新的实践。他提出,城市巨系统需要智慧的治理方式,空间规划应符合城市运行治理的需要。

      城市的原型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期。城镇化的下半场,新技术的投入不是投资拉动模式的又一载体,而是内涵式增长的前奏和准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阿里巴巴未来城市实验室执行副主任陈怡星认为,从智慧城市到未来城市,未来城市不仅是一个“技术话题”,更是一个“综合话题”,她提出未来城市综合解决方案要建立数字孪生的未来城市生长模式,实现科技、生态、人文的集大成。此外,在运营模式方式层面,她提出未来最小城市要实现“可支付的未来”:一是政府建设成本的可支付,二是企业创新成本的可支付,三是居民生活成本的可支付。

      智慧社区是元生命体,中电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创新实验室副主任兼未来城市研究中心主任黄虎分享了新型智慧城市时代共智社区的创新实践。北京甲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合伙人王铮通过分享海淀智慧AI公园等实践,提出未来智慧公园还需要通过对管理及服务的体系化提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服务体验,探索公园新的运营模式。

      以人为本,未来社区终极目标

      未来社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下城市创新发展的基本单元,也是面向未来各类智慧场景应用的核心单元,是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场所。未来社区建设应该立足于社区人民群众的共同生活和共同利益,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未来社区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本关怀。

      国开金融新型城镇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规院-阿里巴巴未来城市实验室智慧城市首席专家曲景东认为,在未来社区、智慧社区发展驱动方面,不仅仅是需要技术创新、商业创新,更重要的是要以人为本:感知人的需求,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健康,保障人的安全,开发可负担的、高水准的、可复制和易推广的未来智慧社区。

      围绕“感知即参与,信息即权力,数据有温度,科技有人性”的中心,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茅明睿将城市治理体系比喻为一个温控器,它既有面向秩序、合规性的管控、执法那“冰冷”的一面,也有面向人性化、包容性的培育、营造那有“温度”的一面。茅明睿表示,当下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应用大都集中与安防、管控等“冰冷”领域,社区作为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单元,如何培育社区的自治能力,如何让社区具有人性的温度成为了当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智慧城市不是工程蓝图,而是一场社会治理的运动,这个运动既存在现实世界,也存在虚拟世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信息中心高级规划师李昊分享了以崇雍大街为代表的北京老城等智慧城市项目,强调智慧城市将赋能老城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老城区的精细化治理能力的提升,促进社会公平与包容性发展。

Copyright © 2018   avicj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4896号  京公网安备11011602000797号  亚美am官网(中国区)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星诚视野

电话:086-010-53299666  传真:010-53299679  邮箱:avicjs@avicjs.com  投诉建议:shenjijiancha@avicjs.com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雁栖大街53号亚美am官网(中国区)官方网站大厦  邮编:101407